今天所说的“创新”,似乎越来越走向计划、战略,甚至和国家战略、产业竞争等深度绑定。随着创新概念的泛化,颠覆性的创新难度却不断加大,长期来看,创新所催生的经济增长活力也在减弱。
以经济增长理论闻名于世的学者埃德蒙德·菲尔普斯等编著的《活力》一书,对此曾有过论述,他认为过去40多年西方国家创新的活力在消退,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下降。
以研究创新思维和前沿科技闻名的两位人工智能科学家——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在新著《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中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两位作者认为,当你考察科技时,你会发现伟大的创造几乎都是由一些谁也想不到的人,在未曾计划的领域中做出来的。要实现创新,就要平衡目标、创新和开放的关系,尊重创新的本源。
本书围绕创新计划的目标导向,以及各种创新计划的短期主义倾向的批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纵览古今中外大量的原始创新,在诞生的初期并未引起社会公众关注,直到这些创新成果开始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而后政府部门、投资者和大众才将这些创新纳入视野,由此也可能导致过多的计划、过剩的投资,从而产生急功近利的效果。两位作者认为,以目标为导向不但无助于创新,反而阻碍真正的创新。以人工智能这一最热的前沿创新领域为例,其从诞生到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正是所谓“无目标者的胜利”。当然,这里的无目标并非完全漫无目的,而是基于好奇、兴趣等持之以恒的创新探索。
时至今日,“目标”一词在人们思维中的分量,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交流方式,以至在计算机的各类算法和程序中,都普及了“目标函数”,可见目标已经主导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简单或实用的目标设定的确很有帮助,但随着“志向”越来越“高远”,实现的希望便越来越渺茫,有些目标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很难被设定或计划。只有当目标是可行的,才有实现的可能性。本书强调了一个悖论,即目标导向驱动下的创新常常是偶发的,具有不可预测性,而目标设定却过于强调目的性,结果常常是在放弃目标的时候,反而有机会“重新实现”它们。
当今世界,通过设定各种目标而获得成功,已成为一种衡量标准,这使得生活变得机械化,压抑了生活的热情。将这种目标文化置入科技创新领域,就会制造过多的约束,特别是需要花费大量资源、进行长期知识积累的前沿科技,很难为之设立既定目标。因此亟需打破目标文化的固定思维框架,重新回归创新的本源,即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开放态度。
现如今,几乎各行各业都在谈论创新,想要通过不断的创新迭代获得更持久的商业竞争力。这些所谓的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或投资创新,有太多实用主义倾向,也即“目标文化”。而以本书两位作者开发的“图片孵化器”为例,创新的逻辑与此截然不同。这一创新的初衷是允许用户“繁殖”他们认为最有趣的图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最终能够培育出令他们感到满意的艺术作品,哪怕他们不是专业的艺术家。后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可以将图片的“基因”像动物基因那样整合到一起,从而形成了一套“遗传艺术程序”。这种开放的生态赋予了用户创新思维,网站上的图片经过不同的创意叠加,结果“玩出了花样”,而这个网站的应用效果最终也超出了设计者和用户的设想,反过来又可能激发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从而推动创新迭代。
由此,本书探讨了创新的逻辑。从自然进化的视角来看,自然进化创造的生物复杂性,完全不是设计出来的,自然界的万物本身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进化过程中就会因环境变化而呈现出生物的多样性。同样,大多数有趣的发明,不过是跨越几个世纪的思想链的成果,必然依赖于为完全不同的目的而创造的铺垫性发明。例如汽车、飞机、轮船的发明等,起初的创新在如今来看似乎不可思议,而经过上百年的创新迭代后,现在的成果远远超出了当初的目标。
基于此,作者给出了关于创新的简明定义——有趣的和新奇的探索。因为人类对未知的探索,早期许多创新发明可能是幼稚的,但却表现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很多的发明创造是偶然的,例如灯泡的发明,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从19世纪之交意大利发明家亚历山德罗·沃尔塔开创了控制电流的概念,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设计了电池,并用它来为弧光灯供电,苏格兰科学家詹姆斯·鲍曼·林赛于1835年推出了铜丝灯泡,而英国科学家沃伦·德拉鲁于1840年推出了铂丝灯泡,直到赫尔曼·斯普伦格尔1875年发明了汞真空泵,使得开发一种实用的电动灯泡成为可能。通过不断地使新事物成为可能,新奇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聚合效应,最终令爱迪生发明出了钨丝电灯,点亮了现代文明。
如何才能释放出创新的活力?从创新的本源来看,新奇和有趣是基础,也是原始驱动。非目标的创新更多的源于人们的自我探索,始于兴趣,而有目标的创新却难以避免现有的目标设定的束缚,例如时间进度、资源配置以及评价。
正如埃隆·马斯克的一系列新奇计划,即便出现了多次失败,人们却给予了更多的尊重,也因此,如今的人们不但享受到了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的魅力,而且衍生出了大量的创新成果,除VCU整车控制器、MCU电机控制器以及BMS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之外,还促进了人们对氢能技术的研发。因此,创新不只是某一项技术的研发,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环境下,通过前沿创新刺激出的创新活力往往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可能远比计划的创新更有颠覆性。
当然,作者没有完全否定创新的目标价值,而是讨论了以目标为核心的创新会受到的局限。但并非所有给定目标的创新都没有效果,需要区分创新的维度,例如基础研究,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资源配套支持,也可能很难持续下去。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对创意、创新和创造的自由探索》
[美]肯尼斯·斯坦利、乔尔·雷曼著
中译出版社2023年4月版
举报 文章作者邓宇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相关阅读 黄益平:对当前几个重大经济问题的思考未来增长空间将主要来源于创新、国内市场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同时需要调整政策以支持消费驱动型增长。
182 昨天 12:38 专访赫力昂顾海英:以人为本,科学驱动,夯实中国“必赢市场”面对不断变幻的市场环境,赫力昂如何保持高速增长,并在未来帮助更多中国居民提升每日健康?
27 11-05 09:37 古地图背后的历史:亚洲是现代性源头之一,更是重要推动者在《制造亚洲》中,宋念申用了100多张古地图,从全球史视角出发,以地图上的“亚洲”为切入点,展示了东西方寻觅与互动、征服与抗争中,亚洲这个概念如何被制造出来的“政治行为”,以及对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102 10-25 11:49 广东:加大“强芯”工程对光芯片的支持力度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快推动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
190 10-21 16:29 全球创新指数升至11位,中国R&D经费投入迈上3万亿台阶|数说75年在WIPO每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杠杆股票软件,中国的排名一直稳步上升,是全球排名最高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164 09-26 21:4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