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信赖的炒股配资网

你的位置:正规股票配资平台_投资者信赖的炒股配资网_正规配资平台 > 投资者信赖的炒股配资网 >

股票投资哪家好 2025年中国经济怎么干?

发布日期:2025-01-07 14:58点击次数:78

股票投资哪家好 2025年中国经济怎么干?

专题: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股票投资哪家好

]article_adlist-->

  中央出台了一揽子宏观政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也亟待同步调动起来。地方政府应对中央政策理解到位、落实到位,在执行过程中不变样,2025年经济情况有望明显改善

  文|《财经》记者 孙颖妮

  编辑|王延春

  2025,新的一年。一揽子经济政策将要落地。2024年已接近尾声,回首过去的中国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经济以5.3%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取得开门红,二季度、三季度GDP增速则持续回落,分别为4.7%和4.6%。

  12月14日上午,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表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即将顺利实现,预计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韩文秀表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要全面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和潜能。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政策新提法背后有很高的含金量。具体方案将在明年全国两会登台亮相。

  进入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经济数据显示,10月消费超预期回升,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10月,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新建商品房销售数据10月当月改善幅度之大,为今年以来首次。中金宏观等多家机构认为,这显示四季度经济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下企稳回升,上行的趋势或正在孕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虽然有起伏,但是总体呈现回稳向好的态势,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增长。2024年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更为明显;投资受到房地产投资拖累,持续低迷;需求走弱正在逐步向供给端传导。

  今年以来,消费整体呈持续回落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消费增长动力明显减弱,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较2023年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团队预计,全年消费增速为3.8%左右,低于去年全年的7.2%,也低于疫情之前两位数的平均增速。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0.1%,相比2021年累计已经跌去26.9%。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2.7%,相比2021年累计已经跌去47.6%。

  11月30日,CMF(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4-2025)(下称“CMF报告”)发布,报告指出,当前国民经济呈现出“内需不足、供需失衡”的表现,短期经济形势亟待改善。

  2025年即将到来,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形势将如何演进?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宏观经济政策又该如何发力?

  提振消费、稳出口

  2024年,内需不足成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明年经济工作中的首位。多位专家认为,从此前“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表述到“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表述的转变,体现了2025年扩内需将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消费作为支撑内需的核心,明年将是怎样的形势?

  对于2025年的消费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指出了三大重点发力方向:一是加大对特定群体支持力度,“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二是扩大养老托育支持,“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三是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国盛证券预计,2025年“两新”政策(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规模会有3000亿元以上,且进一步扩围至家居、家装、家纺、消费电子等。预计明年对文旅、餐饮等服务消费也将加大补贴力度。

  温彬预计,随着促消费政策的发力以及居民收入状况有望逐步改善,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有望回升至5.0%左右。影响居民消费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大重点发力方向,对改善居民收入或有一定促进作用。且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中,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是两个重要目标,2025年这两个市场均有企稳回升可能,这将有助于改善居民财产性收入状况。

  除了消费,房地产市场调整也将是影响明年经济增长的关键。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预计,2025年房地产供需两端有望继续加力,供给端,增加收储规模、中央更大程度参与地方收储;需求端,北上进一步松绑限购限售等。

  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边泉水向《财经》记者表示,从增量政策的空间看,2025年能够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依然是收储。此前已实施的存量房收储通常采取折价收储的模式,且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进度偏慢,其政策目标依然在供给端,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未来要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收储的政策目标也需要考虑需求端,即“稳房价”。随着专项债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规模增加,预计可带动一、二线城市房价止跌回稳。

  不过,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止跌回稳仍需要时间。瑞银集团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虽然今年9月底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支持性政策,这或有助于促进房地产销售和价格逐渐企稳。但房地产调整仍需要一定时间,预计房地产销售或在2026年上半年企稳,新开工于2026年年中企稳,2025年二者跌幅分别收窄至5%-10% 和10%-15%,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或率先企稳。

  投资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会议还指出,“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熊园预计,政策和资金支持下,预计明年基建投资保持高增,且“狠抓落实”要求下,实物工作量有望回升。

  2024年,出口保持了较强韧性,前十个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5.1%,出口同比增速除3月之外均保持正增长。民生银行预计,2024年全年出口增速有望达到5.5%左右,大幅高于上年的-4.7%。

  但多位专家和机构预计,2025年出口将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CMF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将进一步上升,中国出口增速下行风险极大。风险来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从基本面上减少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二是2024年年中以来欧美针对中国“新三样”加征关税的举措,可能会在2025年充分落地生效,目前出口表现较好的“新三样”届时可能会显著回落;三是2025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可能会开启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加征关税举措,中国直接出口商品以及间接出口商品面临的关税都将显著上升。

  12月13日,《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 2024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汪涛表示,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会很快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具体实施可能分期分批,第一批加征关税可能在明年三季度开始,大部分可能在2026年推出。“预计整体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超过1.5个百分点。”

  国盛证券预计,特朗普政府若对中国加征关税,中性情形下可能拖累中国2025年出口约3.0个百分点;换言之,2025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可能降至0%左右。而制造业投资和工业生产受出口回落拖累,预计高位小幅放缓。

  对于2025年全年的经济形势,西部证券、民生银行、国泰证券等多家机构预计,2025年GDP增速在5%左右。

  CMF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实现触底企稳,2025年则完成筑底回升。2025年中国经济主要受到宏观政策力度、房地产市场节奏、特朗普关税冲击等三大力量的影响。在基准情景下,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预计2025年经济增长4.8%。在乐观情景下,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改革举措带来新动力,预计2025年增长5.2%。在悲观情景下,房地产市场调整不及预期,特朗普关税冲击,预计2025年增长4.6%。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只要实施更大力度的财政、货币等政策并确保政策同向发力,推动一系列制约发展的制度改革落地,中国经济明年实现5%左右的增速仍是大概率事件。

  机遇和挑战并存

  2025年,机遇和挑战并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的第一个上行机遇是,随着2024年三季度末开始的这一轮宏观刺激政策逐步落地生效,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为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个上行机遇是,资产价格效应有助于市场主体资产负债表预期改善。本轮政策调整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带来积极的资产价格重塑效应。截至目前,股票市场已实现触底反弹且幅度较大,“财富效应”在不断确认和巩固后,有助于扩大居民消费和稳定企业投资。

  同时,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将在2025年加快推出和落地,将成为明年经济上行的政策机遇。

  此外,新质生产力的加快推进以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是一大机遇。12月13日,在《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 2024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带来诸多机会,主要有三个方向:一 是2025年、2026年是人工智能进入应用和大幅推广、落地之年,一旦进入应用落地阶段,中国巨量的数据优势以及大量的应用场景将被发挥出来,很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特征就特别明显,有些原创最早来自外国,但中国的应用、中国的巨量复制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是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全球人形机器人崛起并广泛应用,而中国人形机器人在产业链、规模方面有巨大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将得到迅速推广。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央行上海总部的工作会议重点突出了在金融侧配合上海新政,及加大对增量市场和租赁市场的金融侧支持,涵盖了降低购房成本、加强金融支持、保障住房交付和推动住房租赁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将共同作用于房地产市场,保障上海房地产市场更为平稳运行,并起到龙头性示范作用,更好带动更多城市有序复苏。

近日,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

  三是能源转型。中国在新能源转型领域积累的新发优势继续高歌猛进,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核能等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望正资本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董事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刘陈杰也认为,科技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将是2025年的结构性机会,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正在推动全世界迎来“智能化”改造,带动新的需求。美国持续加强对华设备和先进制程限制,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凸显,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先进封装全产业链的国产替代具有投资机会。

  机遇不少,挑战犹存。

  除了面临出口增速显著回落的风险,CMF报告认为,特朗普首任期内已形成对中国贸易、科技、投资等多个领域进行系统性打压的战略计划和政策框架,政策重点从贸易领域向各领域不断扩散,严厉程度逐步上升。结合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主要观点,预计2025年特朗普重新执政后可能从贸易打压、产业竞争、出口管制以及投融资限制等方面调整对华贸易政策。

  从长远看,贸易保护主义不仅直接影响出口,还将间接引发供应链重组,对中国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其他国家(如墨西哥和越南)已经逐渐占据美国的主要进口份额,从而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调整与适应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趋势表明,若特朗普政府再次实施高关税政策,部分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可能继续从中受益,而中国将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

  此外,CMF报告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还面临总需求的挑战。内需如果没有出现明显改观,则总需求将面临极大的失速风险,对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构成阻碍。2025年应关注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根本性改善,居民财产净收入提升;中国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的充分激发。同时,中国也应避免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风险、股票市场剧烈波动风险以及青年群体失业率攀升风险、产能利用不足及企业绩效偏弱风险等。

  明年经济预测

  2025年,中国经济怎么干?

  多位专家认为,整体而言2025年将是扩大内需、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的一年。熊园表示,今年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以来,中国政策的底层逻辑已经转变,尤其是中央加杠杆的想象空间明显打开,再考虑到2025年可能继续“保5%”,叠加大概率的关税升级,均指向2025年政策大方向将更积极、更扩张、更给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也建议,2025年一是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具支持性的适度宽松的币政策来扩内需、稳增长,将一揽子增量政策开启的新一轮宏观调控执行下去。二是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把促进物价的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此次中央经济会议释放了明确信号:政策总基调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

  熊园认为,财政政策定调由“积极”到“更加积极”,要求“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 2025年财政赤字率有望突破3%。货币政策从“稳健”到“适度宽松”,预示可能很快就会看到“适时降准降息”。

  具体到财政政策,王一鸣建议,考虑到2020年赤字率按3.6%来安排,2023年实际赤字率提高到3.8%,2025年赤字率可考虑提高到3.8%以上,以明确的政策来提振信心、改善预期。

  汪涛则判断,明年的赤字率可能接近4%,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是2万亿元,不包含银行注资,同时地方专项债可能在4.5万亿-5万亿元。

  边泉水向《财经》记者表示,和全球相比,中国政府债务率仍不算高,政府仍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目前非政府部门支出意愿不强,财政应当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

  边泉水预计,2025年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增加至2万亿元,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地方专项债增加至4.5万亿元左右(不包括2万亿元存量债务置换),加大对保障房收购支持力度。预计2025年政府债券净融资合计11.5万亿元,相对GDP比例上升至8.4%,比2024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财政支出可能进一步向居民部门倾斜,加大对消费、社保、生育支持力度。

  货币政策方面,熊园团队预计,2025年全年降准降息可能两至三次,结构性工具仍是发力重点;全年社融增速小升,节奏先上后下、高点在三季度,M1(狭义货币)同比有望转正。

  罗志恒预计,2025年货币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一是总量政策更宽松,进一步降准降息。预计2025年全年将分别降准、降息0.5个百分点;节奏上或更加靠前,以应对特朗普1月上台后可能产生的关税冲击。二是货币政策工具箱更加充实,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逐步向价格型转变,同时与财政的配合也更加紧密。三是“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货币政策工具可能被赋予更多“金融稳定”的要求,这一转变或对于资产定价范式产生影响。

  除了宏观政策提振预期,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同样重要。过去两年,预期不稳,企业信心不足是影响经济向好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定预期、激发活力”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并在工作部署中再次强调“加强预期管理,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提升政策引导力、影响力”。

  罗志恒建议,加强预期管理可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提高宏观政策透明度,加强市场沟通。例如当前国内物价仍较低迷,中国人民银行虽然提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但可以进一步设置明确的通胀目标,将公众的中长期通胀预期锚定在合理水平,从而加快物价回升。还应强化政府部门与市场的沟通,及时澄清一些误读及对政策的歪曲理解。

  第二,采取更大力度甚至超预期的举措稳定经济,扭转低迷预期。例如建议明年赤字率在3.5%以上乃至4.0%,赤字的绝对规模相差不大,1个百分点差距在1.3万亿-1.4万亿元,但信号意义和稳定预期的意义却相差甚远。

  第三,树立典型,重塑民营企业家预期和信心。建议推出正反两方面的政商关系案例,清乱象、树典型,有利于各方传播和学习,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更重要的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落实法治。

  在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看来,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周期性、结构性、机制性与体制性因素相互叠加。因而,CMF报告建议,2025年,中国要探索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的新型组合模式。一是尽快实施针对那些具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优势机会和空间的超大规模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以及县区城市的政府债务置换计划。

  二是加快探索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为基础工具,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其他一揽子主要工具协同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新型组合体系。

  三是加快推进以各类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为导向的、体现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政策。

  四是尽快推动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关键立足点和内在运行逻辑的全面转型,全面消除破除当前将消费和投资两个领域割裂化孤立化片面化的认知思维,将打造和促进“持续扩大和升级换代的内需市场规模→中高端投资扩张”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设定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调控政策的基础性立足点和核心改革方向。

  “接下来的经济走势不仅取决于政策的强力支持,还取决于政策能落实到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告诉《财经》,发挥系列政策的效果,需要政策落实到位,这也意味着必须调动起市场各个主体的积极性,经济才有内生动力。

  张燕生认为,现在中央出台政策很积极,但是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的积极性也亟待同步调动起来。当下,地方政府应对中央政策理解到位、落实到位,在执行过程中不变样。“如果能将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经济情况会有明显改善。”

责编|张生婷

责编|张生婷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若云 股票投资哪家好

Powered by 正规股票配资平台_投资者信赖的炒股配资网_正规配资平台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